心理咨询,就找京师博仁 咨询热线:010-5920-1720

催眠中的安慰剂效应:放大你的期待和信念

作者:京师博仁 94 阅读 发布于 2020-03-17

一个人的期待和他所具有的信念往往具有很大的威力,在临床催眠中也是一样。

 

期待和信念的这种力量可以体现在催眠中的安慰剂效应上。

 

这种效应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它指的是对患者实施一种没有实际作用的治疗,但是因为患者相信它是有效的而是患者的病状得到缓解的假药效应。

 

这种效应常见于药物研究、静脉注射,甚至是假手术中。

 

 

安慰剂效应的发展缘起

 

 

安慰剂—词最早是由格拉夫斯医生于1920年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一个拉丁词,词义是“我将会让你满意”。

 

亨利·比奇尔于1955年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安慰剂的力量》。他在自己所界定的“安慰剂反应因素”和“安慰剂不反应因素”之间做了区分,因为他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反应都具有同一个方向或同一种程度(就像在催眠中一样)。

 

安慰剂效应最容易见于哪些主观因素尤其关键的条件下

 

 

这里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态度、信念和期待在症状的类型和强度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因此,当问题的原因并不清楚并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就可能会更大。

 

例如,

 

有一些头痛、胃痛和背痛的类型相比其他类型而言对安慰剂有更好的反应。

 

抑郁和焦虑也会对安慰剂有非常好的反应。

 

那些被施加无效治疗的病人,通常的方法是给予糖丸或“无有效成分”的药品,只要他们相信自己服用的是会主动起效的药品,他们常常就会体验到治疗效果,且比例还出乎意料的高。

 

一个人的期待或信念具有的特性也能起到反效果

 

 

在1961年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沃尔特•肯尼迪创造了“反安慰剂效应”一词。他选择了nocebo这一拉丁词,意思是“我将会造成伤害”(和placebo—词的功能正好相反),用来描述病人会对于一种无效的治疗产生具有破坏性的不良反应。

 

如果病人服用了一种并无有效成分的药物,但病人认为这种药物是危险的,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负面的反应。

 

他们会觉得无效的药物是有害的,而且是造成不舒服的(或更糟糕的)副作用的原因。尽管这个药物本身并没有有效成分,但是病人所体验到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后果,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非常真实的,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效果。

 

信念可以影响治疗反应

 

 

这显然直接关系到在医疗情境中使用临床催眠。

 

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个人的头脑和精神与他们所接受的医学干预“并肩作战”,那么这一附加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

 

催眠中的安慰剂效应因为个人信念和期待能对整个治疗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得以发挥,即使是实际无作用产生的催眠治疗手段也会因此产生效果,只是有些情况下会是反作用的效果。

 

 

-END-

★  你是否想要通过催眠得到放松、减压,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呢?

★  你是否想通过催眠实现习惯的改变和个性的塑造?

 

 相关课程:

 

2020.3.18-19  廖阅鹏瞬间催眠及超个人心理学工作坊   16课时 廖阅鹏

2020.3.21-24   廖阅鹏催眠师认证暨身心合一班第18期  32课时 廖阅鹏

 

 小编想说,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  方法一:您可以在后台留下您的姓名+电话+催眠等待您的留言哟~~~
★  方法二:您也可联系小编:13439065164(同微信)发送您的“姓名+电话+催眠
★  方法三:直接扫码填写信息,备注:催眠
心理服务
预约留言

预约留言

提交
咨询助理
在线解答

扫码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

心理服务